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与力合科创打造的力合佛山科技园:让人才“有圈可融,有事可做”
发布日期:2021-08-18 浏览次数:
《946商学院》正在进行“营商环境大家谈”大讨论系列活动,通过走访各家企业,倾听企业家们对于佛山营商环境的各种建议,诚邀各家企业围绕佛山营商环境建设中的不足或对策积极建言献策。
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科技型企业人才需求缺口大,希望通过提升高校质量、加强政策的针对性等方式,推动佛山产业转型升级。
本期节目嘉宾:
佛山力合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总经理 屈东
《946商学院》编辑部
采访:蔡佩
编辑、排版:霍泳欣
看一座城市的创新、发展,首先要考量其高级人才、高端人才的聚集程度。
在这种升级转型的时候需要两种人才,一种是基础类的人才,一种是吸引院士、博士团队,甚至院士工作站落地到这里。
人才聚集程度偏低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在佛山主要是制造业。
科技创新强的可能还是在深圳和广州,因为他们的人才聚集程度更高一些。举一个例子,清华大学的校友毕业生在深圳有1万多人,在广州只有8000多人,目前在佛山只有400多人。
比如像桂城的千灯湖片区确实非常努力,整个环境也做得非常好,那里有近40万人口,差不多有一半是由广州过来,但这些不能算是我们吸引到的人才,因为他们只是来住,并没有对本地的经济或其他作出贡献。
高校的“质”与“量”
第一,我们的数量级是还不够的;佛山的大专院校相对太少了,在我们这个大学城大概有10多所学校,在广州的天河区大专以上的院校就有近200所。如果院校少的话,那么可挑选的人、范围和他所学的专业类别都会少。
第二,其实学校还有一部分的职责或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还没有完全做一个很好的区配。
建议
1.针对高端人才,打造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如果仅仅解决人才的衣食住行,这还是一个低层次的解决方式。我个人的理解,是需要给他们一个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在精神上和文化上都觉得值得留在佛山,一方面如何让一个高精尖的科技成果真正落地到实际的需求中,一方面打造高端交流平台,促进人才圈层的打造,让人才觉得我在佛山也没有任何问题,这样才可以。
2.针对高级蓝领,做好校企衔接培训
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一些技校和一些大专院校是可以匹配的,但学生从学校到工作中间的过渡期,我认为还能做得更好,让他们升级到高级蓝领。
个人来讲,其实我们一直以来希望政府要给他一个方向,另一个要给他一个实用的场景。
针对性的“定制”政策
在企业发展初期,最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但是这个支持不是泛泛而谈的支持,需要的是有针对性的支持。特别是一些新兴技术,可能政府对行业的需求不是很了解,那么,针对于这种初创企业,是否可以定制政策。
如何让一个高精尖的科技成果真正落地到实际的需求中,这个不是一家企业就能够把整个环境都做起来的。其实我们不是说你花了多少钱让他住在这里,就能一定会有效果,而是需要去帮他解决他干什么的问题。
在我们园区内有一个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发公司非常优秀,在政策这一块,我们园区去做了这样一个工作。第一是跟政府申请一些支持;第二他是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那我们就去跟本地的车厂联系好,让政府出面支持,然后让他能够做进去,他做进去以后,应用的场景有了,他的研发会更加好,用了以后,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好,以后就可以扩大再生产,再去应用。
加宽政策宣传渠道
其实你让企业知道所有的政府政策是不太现实的。如果企业符合哪一个条件,让企业自己去研究,他会花太多的精力可能都不知道我这个企业能套到哪一条,都很难。
我们会把它分门别类地梳理,然后这些梳理完了,我要去看我这里的哪些企业能够适应哪个政策,然后我们去帮企业做这些事情。
现在政府的政策是多而不精,我觉得大家需要在一个平台上统一,而不是孤岛式的。